现代医院

现代化纵论

  • 以监督质效提升为导向的公立医院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路径研究

    尤敏;顾晨;杨柳;朱滨海;

    公立医院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核心支柱,其经济责任审计具有服务公益性与管理专业性的双重属性,呈现审计对象特殊、审计内容广泛、审计方式多样、审计结果运用率高等特点。文章聚焦公立医院经济责任审计,立足提升监督质效,系统分析审计时序实施、评价体系建设、审计方式应用及结果运用情况,揭示当前审计实践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研究提出构建“任中审计常态化、评价体系规范化、数智审计创新化、结果运用闭环化”四位一体的规范化路径,以期为公立医院经济责任审计实现标准化、智能化、价值化提供新思路,助力提升审计监督效能,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5年08期 v.25;No.274 1149-1152+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云桌面技术实现国产化替代的部署实践与探索

    毛耀科;吴桂良;张奕;韩豪爽;

    随着医疗信息化进程加速,传统PC终端在数据安全、运维效率及资源整合方面的局限性日益突出。云桌面技术的发展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可实现降本增效,满足国产化替代的要求。本研究通过利用医院现有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购置云桌面服务器和终端主机,搭建一套云桌面管理系统,提高软硬件资源的利用率和管理运维效率,提供流畅、稳定、高效的云桌面服务,满足医院不断增长的业务信息需求。具体以医院云桌面部署实践为例,探讨基于云桌面技术的医院信息化解决方案,分析其技术架构、部署方案、实现路径及应用效果评估,探索云桌面技术在医疗场景下的应用。研究表明,云桌面技术可显著提高办公效率、降低运维管理成本,并为智慧医院的建设提供底层支持。

    2025年08期 v.25;No.274 1153-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新媒体时代公立医院行风建设探讨

    孔德香;丁碧岚;左晶晶;周立涛;章其彦;

    新媒体技术为行风建设带来全新机遇,其即时性、互动性和广泛覆盖性显著提升了医德教育效果、拓展了公众监督渠道并优化了舆情管理效能。然而,信息失真、职业伦理弱化等问题也随之凸显,医疗机构在信息化建设和舆情应对方面面临严峻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方式,为新时代公立医院行风建设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视角。提出了构建智能化舆情监管体系、传统医德文化的现代转化、构建融合新媒体技术的医德医风考评体系以及创新廉洁警示教育等实践路径。研究特别强调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建议通过新媒体平台建立开放透明的互动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行风建设生态,为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应进一步探索新媒体技术与行风建设的深度融合,构建更加系统化、智能化的行风管理体系,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需求。

    2025年08期 v.25;No.274 1157-1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党建与人文

  • 党建引领中医院医联体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董文平;蓝孟莉;易平;芦峰;李旭红;韦柳萍;胡健;余勇;梁晨;雷用才;

    中医院医联体建设对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满足百姓中医药服务需求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中医院推进医联体建设过程中,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党的领导作用发挥不充分,诊疗服务、人才培养、急救能力等短板亟须解决。本文以新时代公立医院党建创新为切入点,对案例医院推进医联体党建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将党的建设嵌入医联体治理结构,不仅有效提升了基层中医医疗机构的党建水平,党建引领中医药业务发展也取得明显成效。其启示集中体现在:坚持党的领导,医联体牵头医院党委在发展中强化顶层设计是关键;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是根本;紧紧围绕中心,密切结合实际,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是灵魂;紧扣形势政策,从巩固深化成果中拓展创新是重点。

    2025年08期 v.25;No.274 1160-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3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公立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探究

    李百龙;邢喜平;毛荣娟;赵永利;刘建军;石梦莹;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有助于公立中医医院坚定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强化医院公益性、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本文从实施党建铸魂行动、培育价值观念行动、营造环境氛围行动、行为规范行动、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中医药文化宣传行动、中医药文化推动科研创新行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行动8个方面,探讨分析公立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

    2025年08期 v.25;No.274 1164-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文化建设视角下青年文明号活动对建设人民群众满意医院的影响研究

    杨晓佳;潘英媛;庄文斌;

    医院文化是评价医院综合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重要价值维度,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医院文化的建设和形成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通过有效载体来推动落实。青年文明号活动是以促进职业青年发展和职业文明进步为根本功能,以“敬业、协作、创优、奉献”为共同理念,以实施科学管理、人本管理、自我管理和各类岗位创新创效创优活动为基本手段,在实践中培育具有“过硬政治素质、高尚职业道德、高超职业技能、优良工作作风、突出岗位业绩”的集体和青年人才的群众性创建活动。在全国卫生领域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活动,是国家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某三甲公立医院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的实践与探索为实例,阐述了青年文明号活动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在医院提升社会效益、优化人才效益、展示良好职业形象、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建设人民群众满意医院等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

    2025年08期 v.25;No.274 1167-1169+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整合理念视域下高校附属医院党建引领基层医防融合的路径研究

    陈友;黄宇平;谢璇;陶光均;张猛;董明月;

    医防融合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举措,高校附属医院党建引领为提升基层医防融合提供新的视角。本研究基于高校附属医院党建引领基层医防融合工作中存在的医防融合理念整合不足、跨部门协同与资源整合不足、党建责任与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在整合理念视域下,以党建引领思想、组织、文化、制度的整合路径,为高校附属医院深化基层医防融合实践提供理论参照与实践指导。

    2025年08期 v.25;No.274 1170-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区县公立医院加强党的建设探索与实践

    吕红亮;邓维莉;石山;

    党的二十大将“加强医院党的建设”写入党章,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指明了根本方向和科学路径。区县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其党建质量直接关系分级诊疗制度落地与公益使命履行。本文立足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系统分析了区县公立医院加强党建的迫切性。针对当前党建与业务融合不足、考核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以重庆市某区县公立医院为例,提炼出“五大工程”实践经验。实践表明,高质量党建显著提升了医院学科建设、人才引培、科研教学及患者满意度,形成党建统领改革发展的“乘数效应”。研究认为,区县公立医院须以制度化、标准化、品牌化为路径,构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长效机制,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可持续的基层实践范式。

    2025年08期 v.25;No.274 1174-1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精益管理

  • 临床疾病诊断编码库中未特指编码误用问题研究

    王晶晶;

    目的 探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临床疾病诊断编码库模式下误用未特指编码的原因,以期为应用临床疾病诊断编码库提供参考,为全面开展按病种分值付费奠定基础。方法 检索出院时间为2022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的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将系统生成的主要诊断编码与编码员审核后的主要诊断编码进行对比,计算系统主要诊断编码错误率,对错误使用未特指编码的原因进行归类统计。结果 3 880份病案误用未特指编码,占主要诊断编码错误的48.55%。被误用的未特指编码分布于218个亚目,主要分类于“. 9”亚目。错误使用未特指编码的原因主要是临床医师诊断书写行为不规范(占81.75%),包括医师诊断名称书写错误与医师诊断核心词选择错误。此外,未特指编码被误用还与临床疾病诊断编码库不完善有关,包括诊断名词不完善、ICD-10编码映射错误以及国家临床版编码库扩展问题。结论 在临床疾病诊断编码库模式下,医师诊断书写不规范行为直接影响疾病编码准确性,应从源头上提高疾病诊断质量。同时,需要编码员与临床科室深入互动完善临床疾病诊断编码库,以满足深层次应用疾病编码质量的要求。

    2025年08期 v.25;No.274 1177-1179+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5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医院信访工作实践与探讨

    孟佳瑜;施旖;何露洋;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完善医院信访工作对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至关重要。文章以上海市某三甲专科医院为实例,回顾性分析2022—2024年医院信访件受理情况。基于当前信访总体态势,阐述信访所反映的突出问题,解析信访矛盾化解困境的内在成因,探讨该院在创新工作机制、汇聚多元力量、锻造专业队伍及全方位保障患者需求等方面的举措,旨在为公立医院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更高效地开展信访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08期 v.25;No.274 1180-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DRG支付方式改革下开展壮医病历内涵质控的探索与实践

    周玲;张帆;韦智;郭雨西;王亚扎;岑艳灵;叶贤凯;朱芳芳;

    目的 以医保DRG支付方式改革为契机,探索开展壮医病历内涵质控的实践路径,提升病历内涵质量,促进民族医药与现代医保支付体系的协同发展。方法 通过分析医保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壮医病历质量管理的要求,建立以壮医病历内涵质控为核心的质控管理体系,设立以DRG为辅助的壮医病历内涵评分标准,采用信息化智能审核与专家人工复核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动态质控,落实整改。结果 病案首页数据质量优秀率、甲级病案率、DRG入组率等关键指标明显提升,手术记录、操作记录书写规范,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病例讨论记录丰富详实,完整准确地体现了壮医的诊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论 基于DRG的壮医病历内涵质控模式能有效衔接医保支付与民族医药特色,为DRG改革下民族医药机构病案质量管理提供可推广经验。

    2025年08期 v.25;No.274 1184-1186+1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我国病案管理科室配置与学科发展现状分析——基于Nvivo 20的文本质性研究

    秦晓华;高雪梅;王爱欣;王红兵;尹珊珊;

    目的 分析我国病案管理科室配置与学科发展现状,明确问题与挑战,为病案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利用Nvivo 20软件的词频分析、编码和统计功能,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样本文献进行全面解读。结果 目前我国医疗机构病案科主要为二级科室,人员配备普遍不足;人员职称呈现高∶中∶初=1∶3∶4的“金字塔”结构,专业背景较复杂,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低;信息化水平总体随医院等级高低而分化,二级以下的基层医院信息化水平较低;在职人员进修和培训缺口较大,科研论文产出及课题申报整体较薄弱。结论 新形势下,应完善病案管理专业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体系,加强病案学科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加大病案复合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并完善职称晋升通道,不断加强对病案科的重视和投入以满足医院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2025年08期 v.25;No.274 1187-1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ICD-10编码错误分析与改进策略

    吴妙婷;文建珍;麦美芳;

    目的 对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病例的编码进行核查,分析编码错误的具体类型和错误原因,探讨如何提高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疾病编码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3年12月因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出院的患者病例资料,收集病案共1 883份。核查出院诊断的疾病编码,并对错误类型和错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核查1 883例病例有51例编码错误,其中坏疽编码准确率最低,为83.3%,其次筋膜炎编码准确率为91.9%。结论 对皮肤与软组织感染编码错误,应规范临床诊断名称、优化内部审核流程、加强联合培训学习、建立有效的临床与编码沟通机制等,不断提高编码质量。

    2025年08期 v.25;No.274 1191-1193+1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胰腺癌常见手术ICD-9-CM-3编码解析

    蔡林君;韩冉;胡馨文;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目前外科手术治疗仍是实现患者临床治愈及延长生存周期的重要治疗途径。而胰腺手术因其解剖结构的复杂性、手术切除范围及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多样性,加之临床医师手术名称书写的不规范,常导致胰腺肿瘤的手术操作编码的错误。文章通过解析胰腺癌常见的5种术式,即惠普尔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中段切除术、胰体尾癌根治术、全胰切除术,并结合5例手术案例,进行编码分析,旨在提高胰腺癌常见手术编码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025年08期 v.25;No.274 1194-1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基于医疗服务“双改善双提升”提高患者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黄慈辉;张俊志;郭晓彤;

    目的 在医疗服务“双改善双提升”的基础上分析患者满意度测评问卷调查报告情况,以期为医院满意度管理工作提供建议及参考价值,提高医院患者满意度,改善就医体验。方法 根据2024年第三季度某医院满意度问卷调查的460例报告结果数据分析医院管理情况。结果 2024年第三季度患者满意度总体满意度为92.26分;患者对流程便捷、医生的满意度较高,环境、医技的满意度较低;患者对护理、医生的满意度较高,环境、食堂的满意度较低。医院主要存在问题为门诊医技服务、住院环境、医患沟通等方面。0.77%的患者认为医院需要加强便民设施,8.46%的患者认为需要加强环境卫生等。结论 医院需要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环境、优化检查流程、缩短检查等候时间、提升医疗技术质量、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加强注意事项告知、促进医患和谐关系,从而全面达到“双提升双改善”计划,提高医院患者满意度,改善就医体验。

    2025年08期 v.25;No.274 1198-1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1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全面质量管理联合临床路径优化在医院手术科室诊疗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蔡丽霞;

    目的 分析全面质量管理联合临床路径优化在医院手术科室诊疗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8月—2024年8月在医院手术科室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诊疗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联合临床路径优化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管理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各维度管理质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参照组的37.50%(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00%,高于参照组的70.00%(P<0.05)。结论 全面质量管理联合临床路径优化在医院手术科室诊疗管理中,可有效提高管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2025年08期 v.25;No.274 1202-1204+1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强化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潜在风险的防控作用研究

    方奕霞;李淑艳;王兴萍;滕冬梅;

    目的 明确消毒供应室的潜在风险因素,并探讨强化质控管理的应用效果,以此来提升消毒供应室服务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风险。方法 2022年1月—2023年12月抽取消毒供应室收取的800件医疗器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医疗器械均分为两组,每组400件,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管理、强化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室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两组的工作质量情况。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消毒供应室潜在的危险因素有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管理体系缺陷、参加科室内培训频率低、工作环境嘈杂(P<0.05);观察组的生物监测合格率等各项指标的合格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出现的风险事件较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消毒供应室的潜在风险因素主要为系统因素以及员工素质、工作环境以及培训频率,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强化质控管理,促使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基本素质、工作态度得到提升,进而改善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有效提升管理的安全性。

    2025年08期 v.25;No.274 1205-1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绩效与运营

  • 基于扎根理论的公立医院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张娜娜;孙广宁;张慧慧;胡欣;

    目的 以某市为例探索公立医院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构建进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的理论框架,为优化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深度访谈法,梳理公立医院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分析和可视化分析。结果 提炼出112个初始范畴、12个主范畴和4个核心范畴,人才管理机制方面的问题是某市公立医院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亟须关注的问题。结论 聚焦某市公立医院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理论框架,加强人才管理、引进、培养和服务保障是优化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路径。

    2025年08期 v.25;No.274 1210-1213+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2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手术室精细化运营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例

    万梓霞;任娜;吴明伟;董启超;周燕;张嶷;周葭蔚;赵巧红;钱芬;刘木彪;

    目的 构建一种精细化运营管理模式并探讨该模式在手术室运行效率和成本管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基于主管院领导统筹管理、多部门协作策略,从“管理架构、制度、流程、信息建设、资源配置”等多维度探索一种科学、有效的手术室精细化运营管理模式。将手术室2024年1—6月10 728例择期手术样本量纳入研究组,2023年1—6月9 414例择期手术样本量纳入对照组,比较手术室精细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运营指标的效果差异。结果 在效率上,研究组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接台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手术意外取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成本管控上,剔除耗材集采影响,研究组平均每台手术耗材成本约971元,完成手术量较对照组提高了14%,同时平均每台手术耗材成本减少11%;研究组每手术间日均运行成本约12 303元,较对照组减少7%;经济效益较对照组增加843万元,增幅达38%。结论 手术室推行精细化运营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手术室效率,节约成本,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提升。

    2025年08期 v.25;No.274 1214-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多维胜任力的卫生健康经济管理人员培训体系构建与优化研究

    李长春;

    在医院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开展卫生健康经济管理人员胜任力研究,设计针对性的胜任力提升培训课程体系,有利于指导和帮助开展人才队伍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卫生健康经济管理人员素质,助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文章简要分析了卫生健康经济管理人员的具体范围和胜任力的要素,阐述了采用Delphi法构建5要素维度的卫生健康经济管理人员通用型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过程和结果,指出当前胜任力提升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对策,提出了培训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和模块设置。

    2025年08期 v.25;No.274 1219-1222+1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8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恶性肿瘤超长住院患者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晓宇;王伟平;王洪涛;刘逸;周佳孟;马泽华;周西蓓;张博;郑金坡;

    目的 通过分析恶性肿瘤超长住院患者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缩短恶性肿瘤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的策略。方法 将住院时间的第99百分位数(P_(99)=31 d)定义为超长住院,收集某肿瘤专科医院2024年恶性肿瘤出院患者数据,应用χ~2检验和Logistic逐步回归对其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分析的36 097例恶性肿瘤患者平均住院时间4.95 d,其中超长住院患者共375人次,占比1.04%;超长住院患者集中于55岁以上年龄段,男性患者居多,恶性肿瘤Ⅲ期、原发肿瘤范围T2~T3、原发部位在食管、胰腺、颌面等部位的患者超长住院占比更高;对超长住院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治疗方式、并发症(OR=20.319)、出院诊断数量(OR=6.915)、转入ICU(OR=4.714)、非计划再次手术(OR=4.416)、肿瘤病种、肿瘤范围、肿瘤分期等。结论 建议医疗机构针对恶性肿瘤患者超长住院的影响因素,采取优化诊疗流程、完善质控体系、构建预警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恶性肿瘤诊疗规范化水平,保障患者安全。

    2025年08期 v.25;No.274 1223-1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广东省某三甲医院多维度住院床位统筹管理模式建立和运营探讨

    陈欣静;黄春梅;吴锦玲;李琳;钟新华;

    广东某三甲公立综合医院创新住院床位统筹管理,基于政策支持及导向,创新将全院一张床、日间化疗、日间手术、预住院、预出院的多种管理模式融合,引导临床科室科学运营,优化患者收治结构和模式,利用多维度的住院床位统筹管理模式,推进医院床位运营优化,合理利用全院床位资源配置,提高床位使用效能,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5年08期 v.25;No.274 1227-1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基于“全院一张床”模式的特需病房管理实践

    张宏伟;周岳亮;刘闽桂;张小玲;

    目的 探讨“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在特需病房中的应用价值,通过系统性资源整合与流程优化,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与患者体验。方法 选取西南某三甲医院特需病房为试点,于2024年8月—2025年1月期间实施管理模式改革,通过床位资源统一调配、信息化平台搭建、跨科室协作机制构建及医护职责优化等措施,收集实施前后3个月的床位使用数据、服务流程指标及患者满意度问卷,并采用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施后床位利用率从20.0%显著提升至55.0%(t=10.07,P<0.001),患者入院等待时间由(48.0±12.5) h缩短至(23.5±6.8 ) h(缩短51.0%,t=9.84,P<0.001),转床时间从(3.0±1.2) h降至(1.0±0.5) h(缩短66.7%,t=7.62,P<0.001)。患者对床位安排、医护协作及整体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均获得显著提高(均P<0.001),且控制病种复杂度后,床位利用率与整体满意度呈强正相关(r=0.68,P<0.01)。结论 该模式通过打破科室资源壁垒,实现了特需病房资源的高效配置与服务流程的精准优化,为高端医疗服务管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路径。

    2025年08期 v.25;No.274 1230-1233+1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基于全流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大型医用设备运营绩效分析

    何鑫;杨群辉;张国前;

    文章根据放疗全流程信息管理系统(MIP)近5年的实时记录数据,对广州某院的四台医用加速器和一套螺旋断层放疗系统(Tomo)等大型医用设备的运营绩效进行了分析总结,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分析近年来该院不同技术类别设备所治疗病种、人次数的变化趋势和特征,评估大型放疗设备的社会服务能力及对社会需求的适应力;根据短期和中长期成本效益的特点及其变化趋势,评价各类设备的经济合理性;综合放疗技术发展趋势、患者的需求变化特点和不同类别设备的社会经济效益状况,为医院大型设备的更新换代决策和绩效考核等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08期 v.25;No.274 1234-1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医学人工智能

  • 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伦理审查管理中的应用与思考

    李秀秀;陈少莹;

    目的 研究如何依托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伦理委员会工作质量和效率。方法 通过分析IIT伦理审查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国内现有文献报道的伦理审查系统,以某三甲医院为例,详细阐述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提升伦理委员会办公室管理水平和项目审查效率方面的实际作用。结果 伦理审查信息化管理系统从基本功使用、伦理初始审查功能到现在增加了伦理跟踪审查、会议审查功能,功能较为齐全。结论 信息化管理系统使伦理审查工作更加高效,但仍然需要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持续优化改进,以更好地契合医疗机构临床研究的需要。

    2025年08期 v.25;No.274 1239-1241+1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某地级市公立三甲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工作实践

    田青;郝振华;武伟;

    目的 对某地级市公立三甲医院远程医疗的服务现状开展分析,讨论该区域远程医疗发挥的作用,为远程医疗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2024年远程会诊患者的人口资料变化趋势、远程会诊科室分布及申请远程会诊医院情况等信息,并对患者远程会诊响应时间、远程会诊专家级别构成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7年期间通过远程医疗中心平台服务远程会诊患者669例。其中,男性364例,女性305例;平均年龄50.29岁。2021年申请远程医疗会诊患者达到高峰,为140例。远程会诊服务前5名的科室是影像科、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感染科、肾内科。远程医疗响应时间≤24 h者占70.1%(469/669),≤48 h者占81.76%(547/669),70%的患者能够在24 h内开展会诊。申请远程医疗的专家中,知名专家109次(16.29%,109/669),主任医师418次(62.48%,418/669),副主任医师141次(21.08%,141/669)。结论 远程医疗服务为患者提供了全面、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方式,有助于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2025年08期 v.25;No.274 1242-1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老年口腔护理全流程智慧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陈华;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口腔患者就诊率持续攀升。针对口腔疾病治疗周期长、诊后护理脱节、老年群体健康管理意识薄弱及数字鸿沟等问题,本研究创新性地引入制造业TPM(全员生产维护)理念,以医防融合为框架,依托“互联网+”技术搭建智能化管理平台,根据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核心需求,创新性构建老年口腔护理全流程智慧管理模式,搭建医院-社康-家庭(3H,Hospital、Health、Home)新链式智慧医疗服务的桥梁纽带,实践应用覆盖患者端、医护端、行政端三大维度,将专业技术延伸至家庭,满足居家高龄、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口腔健康需求,为老龄化社会口腔健康管理提供标准化智慧解决方案。

    2025年08期 v.25;No.274 1246-1248+1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促进医院能源后勤管理绿色创新——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为例

    陈伟;胡意剑;林海;

    由于全球气候的严峻变化,双碳目标的提出给当前医院能源后勤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医院能源后勤管理存在能源设备维护和管理效率低以及信息化、精细化程度不够等挑战。文章阐述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建设实践,依托专业智慧后勤管理平台实现能耗定额管理、主要用能设备能耗监控等。医院借助精细化管理手段,精准定位用能薄弱环节,通过分系统施策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在空调系统管理中,构建高效机房并引入多联机设备,配套实施空调末端智能控制方案,实现动态负荷匹配与精准温度调节;照明系统推行分组智能调控策略,依据区域功能与时段需求自动优化光照强度及启停模式;热水供应系统整合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集热技术,打造多能互补的智能供热体系,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能耗。本研究有利于提高医院能源运维管理水平,推动能源后勤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有序化,为绿色医院建设提供可复制的精细化管理范本。

    2025年08期 v.25;No.274 1249-1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数字化信息管理在医院离退休人员管理中的应用

    林娜;李嫩柳;何叶连;邓利娟;钟尔杰;

    本文围绕医院离退休人员的管理需求,分析了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数据更新不及时、信息共享效率低以及管理成本高等问题,强调了数字化信息管理对于提升离退休人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意义。通过阐述数字化管理在系统性、便捷性和准确性方面的优势,构建医院离退休人员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初步模型,通过对1 846名离退休人员的人员组成、系统使用行为及管理绩效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系统上线半年内访问量超8 600人次,电子档案替代率由23.5%提升至96.2%,满意度由74.2%升至91.6%,充分验证了数字化管理在提升效率与服务体验方面的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文章对系统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目前仍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离退休人员使用系统存在困难以及隐私保护措施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加强数据共享、定期组织技能培训与操作指导、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等应对策略,以期在保障系统安全与离退休人员权益的同时,提高管理的效率与准确性。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医院能够更好地满足离退休人员日益多元化的服务需求,进一步推进管理信息化、科学化发展。

    2025年08期 v.25;No.274 1254-1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4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健康促进与公共卫生

  • 基于PEST-SWOT模型的“互联网+”精神障碍全流程管理推广运行研究

    王梦溪;孙令国;范智勇;

    针对“互联网+”精神障碍全流程管理模式推广中存在的服务资源城乡配置失衡、数字技术应用效能不足、多主体协同机制缺位等现实困境,本文运用PEST-SWOT混合分析框架展开系统论证。通过分析“互联网+”模式下精神障碍全流程管理面临的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宏观环境因素,结合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内部条件,表明“互联网+”模式在精神障碍管理中具有显著优势,但也面临诸多挑战。为了达到更好的推广效果,应该从完善政策法规、加强技术研发、优化服务模式和建立多方协作机制等方面共同推进。

    2025年08期 v.25;No.274 1259-1261+1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3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重庆市某地区公立医疗机构职业暴露管理现状调查

    刘燕;黎霞;

    目的 调查不同等级医院职业暴露管理现状,为制定职业暴露处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将某地不同等级的所有公立医院纳入调查范围,分别调查职业暴露管理现状、药物储备、传染病检测、追踪随访情况等。结果 一级医院在传染病检测能力及预防用药的配备上略显不足,不能开展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检测的医院分别占3.33%、10.00%、20.00%、10.00%,长期储备乙肝免疫球蛋白和艾滋病阻断药物的医院仅有23.33%、6.67%,36.67%的医院“从未储备”长效青霉素,有30.00%的医院未给职业暴露者建立健康管理档案,仅有33.33%的医院将传染病八项检测全部纳入职工必查项目,医院“全部承担”职业暴露随访检测及治疗费用的占80.00%。结论加强职业暴露的管理,医疗机构应提高传染病检测能力及药品储备,一级医院可利用“医供体+医联体”模式,实现医疗资源共享,有利于提供心理咨询、传染病检测、预防用药,以及对特殊暴露者进行用药评估,特别是未知源、妊娠期暴露以及其他特殊职业暴露。

    2025年08期 v.25;No.274 1262-1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4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基于DRG的某地市级医院老年住院患者死亡病例分析

    高雪梅;刘晓琳;秦晓华;张刚;

    目的 基于DRG分析某地市级医院老年住院患者死因构成及分布特征,为老年患者的疾病救治和管理,以及学科发展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降低老年患者病死率。方法 提取某地市级三甲医院的病案管理系统和DRG运营分析系统2022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住院死亡病例中老年(年龄≥60岁)患者1 811例,匹配住院病案首页信息和DRG分组信息,采用Excel 2021对住院时间在60 d及以内且纳入DRG组的1 58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住院死亡患者例数占总死亡例数的80%以上;其位于前三位死因的主要疾病大类是呼吸系统疾病及功能障碍(占35.03%)、循环系统疾病及功能障碍(占25.27%)、神经系统疾病及功能障碍(占14.43%);内科诊疗组死亡最多,其次为外科手术组,最后是非手术室操作组; 83.68%的老年死亡患者伴有并发症或合并症,其中伴有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的占比达85.47%,主要集中在70岁及以上。结论 老年患者是死亡的主要群体,根据不同年龄段老年死亡患者的疾病特征,医院应通过加强老年医学科建设、助力学科技术发展、提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提供全面的个性化诊疗,助力健康老龄化。

    2025年08期 v.25;No.274 1266-1269+1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住院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

    曹久敬;祁长红;

    目的 调查住院老年人选择“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的意愿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某三级综合医院住院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和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养老意愿在子女个数和就业情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态度与主观规范、主观控制感、行为意向之间具有相关关系,P<0.01。线性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行为态度可以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意向(β=0.360 >0,P<0.05)。结论 住院老年人愿意选择在“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的比例较高,但选择意愿一般,将选择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者较少。社会人口学特征中子女个数和就业情况是其影响因素,行为态度是计划行为理论养老意愿模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2025年08期 v.25;No.274 1270-1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5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党建引领下的大肠癌筛查及基层医院帮扶实践

    姚学清;黄成智;刘志远;郭展延;周月;胡伟贤;李晓武;林圳滨;钟月梅;熊代兰;吕泽坚;王俊江;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成为关键任务之一。大肠癌作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筛查和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党建引领下的基层医疗帮扶为背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探讨了大肠癌诊疗技术下乡的实践与成效,旨在通过推广大肠癌筛查项目,为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帮扶工作提供参考,促进基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更好地维护全民健康。

    2025年08期 v.25;No.274 1274-1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家庭关怀度和社会心理适应在银屑病患者病耻感与社会疏离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探讨

    熊菲;朱坤;

    目的 探讨社会心理适应、家庭关怀度在银屑病患者病耻感和社会疏离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从2022年1月—2024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屑病患者中选出465例当作研究样本,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影响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造口社会心理适应量表和一般疏离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数据收集前进行预调查(30例)以评估问卷可行性,调查员经统一培训并通过一致性考核,问卷回收后采用双人独立录入及逻辑核查。结果人口学变量分析显示,不同病程(F=4.32,P=0.013)和疾病严重程度(F=6.87,P=0.001)患者的病耻感得分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银屑病患者的病耻感、社会心理适应、家庭关怀度与社会疏离总分依次是65.12±12.34、33.21±12.14、5.25±2.48、37.36±7.19;病耻感和社会疏离存在正向关系(r=0.612),和社会心理适应(r=-0.536)、家庭关怀度(r=-0.411)存在负向关系(均P<0.05)。社会心理适应与家庭关怀度在银屑病患者病耻感及社会疏离之间发挥着链式媒介效应,效应值是0.327,在总效应中占比45.21%。结论 病耻感不仅能直接影响银屑病患者的社会疏离水平,也可通过家庭关怀度和社会心理适应间接影响其社会疏离水平;医护人员可通过构建干预支持网络提高患者的家庭关怀度和社会心理适应水平,从而降低其社会疏离水平。

    2025年08期 v.25;No.274 1277-1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7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科研创新与教育

  • CBL结合翻转课堂在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列潮炜;胡文韬;胡广鑫;胡冠烨;袁皓蕾;林家宇;傅君毅;

    随着时代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改进优化,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程体验。病理生理学作为医学生需掌握的一门基础学科,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可为病理生理教学提供一种强大的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同学间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师生互动性,活跃课堂,使他们更从容地面对实际的医疗情境。本研究以广州医科大学为例探讨CBL结合翻转课堂在病理生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2025年08期 v.25;No.274 1281-1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输血检验技术多维教学路径探索:虚拟仿真与案例教学法的协同效应分析

    梁铮;刘婷;高云龙;何耀宗;吕玉华;吴新忠;晁艳;

    目的 探究虚拟仿真技术联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临床输血检验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4年1—6月选取本校99名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按班级分为观察组(50人)与对照组(49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教学模式,观察组运用虚拟仿真技术结合CBL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含理论、实操、案例分析及综合素质)、教学效果(协调能力、配合能力等)、自我效能感(通过GSES量表测量)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考核成绩、教学效果各能力评分及GSES总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教学总满意率达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P<0.05)。结论 虚拟仿真技术联合CBL教学创新了临床输血检验课程教学模式,可有效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增强自我效能感,且学生满意度高,具备推广应用价值。

    2025年08期 v.25;No.274 1286-1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BOPPPS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耳鼻咽喉科教学中的应用

    马钊恩;毛敏;陈枫虹;廖礼兵;田慎之;杨晓彬;宗凌;谢佳璇;陈观贵;

    目的 研究基于BOPPPS模型的高阶思维导向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耳鼻咽喉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学业表现及教学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州医科大学2021—2022学年(对照组,118例)与2022—2023学年(实验组,81例)临床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超星平台+案例研讨的常规混合式教学,实验组则实施“BOPPPS+混合式教学”模式。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Δ=11.71分),优秀率从0%提升至11.1%,不及格率下降至1.2%。同时,实验组学生对“BOPPPS+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满意度较高,整体满意度达到80.25%,且54.32%的学生更倾向于混合教学模式。此外,学生普遍认为该教学模式能够助力知识的灵活应用。结论 “BOPPPS+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学业表现及教学满意度,为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025年08期 v.25;No.274 1291-1294+1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共情能力”的叙事医学教学法在全科住培医师儿科规培中的应用研究

    田万通;王宏伟;

    目的 评估基于“共情能力”的叙事医学教学法在全科住培医师儿科规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23年7月—2024年7月新入职的儿科规培的全科住院医师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30名)、对照组(30名)。对照组接受常规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验组接受常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于“共情能力”的叙事医学教学法教育策略。比较两组培训前和培训1 w、4 w、8 w时杰弗逊共情医生量表(JSPE)、中国临床医师职业精神评价量表得分。同时比较两组培训前、培训后医患沟通技能评价表(SEGUE)、人际关系过程量表(IPC)得分差异。结果培训1、4、8 w时,试验组JSP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交互作用显著(P<0.05)。培训4、8 w时,试验组中国临床医师职业精神评价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交互作用显著(P<0.05)。培训后,两组受试者SEGUE评分均较培训前有所提高(P<0.05),但试验组信息收集、信息给予、理解患者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培训后,两组受试者IPC评分均较培训前有所提高(P<0.05),但试验组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共情能力”的叙事医学教学法能显著提升全科住培医师的共情能力、职业精神及医患沟通技能。

    2025年08期 v.25;No.274 1295-1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教学基地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周文娟;康婉星;谢妙璇;黄文欢;

    目的 构建临床教学基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各临床教学基地提供教学质量自我评价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初步确定临床教学基地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条目池,在此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对22位专家发放意见咨询表,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指标权重。最后确定评价频率和各指标含义。结果 确定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17个三级指标的临床教学基地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明确各指标权重值和含义,评价频率建议每学期进行一次。结论 构建的临床教学基地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适合临床教学基地自我评价,符合临床及教学规律,评价内容全面,可为教学质量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08期 v.25;No.274 1300-1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自治区2018—2022年中文医学论文文献计量学分析

    田英杰;丰瑞;马尚寅;丁海涛;王占国;

    目的 分析2018—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区、各医院/院校的医学科技论文(中文)的产出数量、质量以及主要研究布局,为全区医学科技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作为数据源,检索了2018—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医学类中文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的数量、质量、地区及机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共发表论文17 098篇,年均3 420篇;核心期刊占30.96%(CSCD占2.82%,北大核心占9.14%,科技核心占31.30%),普刊占68.14%。学科分布以“医药、卫生”为主(占90.90%),其中中国医学(占22.03%)、内科学(占16.98%)和肿瘤学(占16.46%)占比最高。地区分布中,呼和浩特市(占47.73%)、包头市(占24.93%)和赤峰市(占8.79%)位列前三;机构以三级医院、综合医院和高等院校为主。Top 20机构中,内蒙古医科大学(2 220篇)、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 840篇)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1 627篇)发文量居前。结论 内蒙古地区论文质量需进一步提升,地区间产出不均衡,建议加强科研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

    2025年08期 v.25;No.274 1305-1308+1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医护一体化教学查房对基层医务人员理论与操作技能的影响研究

    阮莉莉;叶彩凤;曾文娟;黎敏;古慧洁;

    目的 探讨分析医护一体化教学查房对基层医务人员理论与操作技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4年5月—2024年12月在本院工作的90名临床医护人员,包括医生39名与护士51名,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三级教学查房;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教学查房,对比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通过开展不同的教学查房模式,两组的理论以及查房操作考核成绩较教学查房开展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观察组的提高幅度明显比对照组大(P<0.05);两组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体能度、情感度、认知度评分均较教学查房开展前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提升幅度明显更大(P<0.05);两组的评判预警前瞻性思维、一般临床技能等各维度CINS评分均较教学查房开展前有一定的提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提升幅度明显更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医护一体化教学查房开展应用于临床医护人员实际工作当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医护人员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水平,促使医护人员具备更高的工作投入度,显著提升其核心能力,有利于培养符合实际医疗需求且具备一定岗位胜任能力的基层医务人员。

    2025年08期 v.25;No.274 1309-1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因编辑下的“完美健康”: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风险与控制

    雷娟 ;陈莹;

    <正>基因编辑技术是否可以运用于人类增强的争议早已有之,随着基因研究的深入和基因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发生,再次引发人们对于人类自身“增强”和“完美”的关注。超人类主义者将健康权视为基因增强技术的正当性基础,主张通过该技术实现个体“完美健康”,却忽视了其对人格尊严的挑战。试图逾越伦理和法律挑战人类本质的基因编辑事件频发,对基因编辑增强技术的规制迫在眉睫。国际治理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多维启示:既要整合现有规范,加快专项立法步伐;又要兼顾伦理,构建法律、伦理二元共治体系;同时也要强化公众参与和监督,平衡科研自由、伦理风险与法律规制间的利益关系。

    2025年08期 v.25;No.274 1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